2024—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十五周——国旗下讲话《增强网络安全意识,共建清朗网络空间》
增强网络安全意识,共建清朗网络空间
孙秀峰
老师们,同学们:上午好!
5月,海安市开展2025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,倡导各蓝鲸体育直播开设网络安全知识课程,所以,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《增强网络安全意识,共建清朗网络空间》。
随着物联网、大数据飞速发展,人们已经离不开网络,“无网不欢”。但网络安全事件日益突出,从公民个人角度看,个人信息被窃取、被篡改、被假冒;网络平台方面,直播平台的不良信息传播、有害学习类APP、暗链接、虚假链接等;网络不法分子利用AI换脸诈骗、嫁接拼凑虚构突发事件、编造公共政策、捏造社会民生领域谣言,误导网民认知,造成公众恐慌,扰乱社会秩序等;从国家层次看,网络时时刻刻受攻击,只要我国有重大节日、大型赛事,网络受攻击更为突出,根据近年来公开的网络安全报告和数据统计,我国平均每天遭受的网络攻击次数高达数百万次,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。官方通报,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累计监测到网络攻击超3.8亿次,日均约400万次,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期间拦截攻击超1亿次,日均约100万次,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期间遭受攻击次数最多的3个系统分别为赛事信息发布系统、抵离管理系统和收费卡系统,光赛事信息系统就遭到来自境外的网络攻击超27万次,在被识别出的攻击中,来自西方某国的攻击次数超17万次,占比高达63.24%。多年来我国网络虽然受高强度攻击,但在国家防护体系保护下,实际成功入侵案例极低。
国家制定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》就是为保障网络安全,维护网络空间主权、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,保护公民、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,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。网信办每年发布《中国网络法治发展报告》,持续建强网络安全保护法治屏障,有效应对网络安全风险挑战。
我们享受网络福利的同时,更要学会保护自己,绿色上网、文明上网、健康上网。
第一,提高警惕,防范网络风险
不法分子通过钓鱼网站、游戏诈骗骗取公民个人信息、钱财,不轻信陌生信息,遇到“AI预测彩票百分百中奖”“免费送”,要保持理性。不随意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、家庭住址、电话号码等隐私信息。网络交友需谨慎,网友见面要当心。
第二,文明上网,做网络正能量的传播者
网络不是法外之地,在网上的言行同样要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。不传播谣言,未经证实信息不转发、不扩散,避免成为谣言的传播者;拒绝网络暴力,不恶意攻击他人,不参与网络骂战,营造友善的网络交流环境;合理使用网络,不沉迷网游和短视频,把精力放在学习和健康生活上。
第三,学习网络安全知识,增强自我保护能力
网络安全关乎每个人,主动学习相关知识,加强保护意识,如设置复杂密码,并定期更换密码,安装杀毒软件,防止病毒入侵,遇到网络诈骗及时举报。
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下册有一篇《人民日报》评论部的文章,《涵养媒介素质,才有最美和声》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意义,就是重新定义人与人相处的规则。身处“新集体生活”这个社会转型的实验。梦颐嵌嘁坏阕月,多一点开放,多一点包容,我们才能不负时代的馈赠,从而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。
同学们,网络是一把“双刃剑”,用好了能助力我们成长。从自身做起,增强网络安全意识,争做文明、理性、安全的网络使用者,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!
我的讲话结束,谢谢大家!